曾凡博拖着还没好利索的腿签了篮网,余嘉豪放着国内的高薪不要跑去西班牙打球,林葳直接撂下话暂时不打算回来,再加上早就被NBA选中的杨瀚森,CBA最顶尖的四个年轻人全跑国外去了。
这消息一出,篮球圈直接炸了锅,球迷们一边喊着牛逼,一边心里直犯嘀咕:这帮小子是吃错药了还是咋的?
放着国内当大爷的日子不过,非要去国外坐冷板凳?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有意思。
去年CBA季后赛,林葳刚用一记绝杀三分帮球队拿下关键战,更衣室里队友们围着他喊牛逼,教练拍着他肩膀说下赛季就靠他了。
可这小子心里跟明镜似的,每场砍个二十分有啥用?
球队连季后赛都费劲,再这么混几年怕是要废。
手机里那些NBA夏季联赛的集锦看得他心里直痒痒,库里、东契奇那些人在更高舞台拼杀的样子,让他觉着在国内打球就跟过家家似的。
杨瀚森的情况更逗,人家在CBA打了一年就直接被NBA选中了。
这要搁以前,怎么也得在国内再混个两三年,可这小子精得很,知道再待下去怕是永远都摸不着NBA的门槛。
余嘉豪跑去西班牙打球就更绝了,工资还没国内一半高,可人家说了,就想看看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
曾凡博更狠,腿伤还没好利索就急着签约,生怕机会跑了似的。
要说这帮年轻人为啥这么拼,CBA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看看现在的联赛,跟个老字号饭店似的,菜还是那几道菜,吃的人不少,可吃久了谁都腻。
上赛季本土得分王在国际大赛上直接哑火,近五年NBA选秀就杨瀚森一个中国人被选中,日本都三个了。
训练水平跟不上,比赛强度上不去,关键球全给外援打,本土球员就站底角等着投三分,这要能练出人才才叫见鬼了。
有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球员私下吐槽,在CBA只要会听话就能混下去,在国外得拼命证明自己配得上合同。
这话说得实在,看看周琦从NBA回来后在CBA大杀四方,到了国际赛场照样独木难支。
中国篮球缺的不是几个留洋的英雄,缺的是能培养出英雄的土壤。
现在的情况挺有意思,球员拼命往外跑,联赛还在闭门造车,球迷一边骂一边看。
要这么下去,中国篮球的路怕是越走越窄。
有人说留洋是好事,回来能带动联赛水平,可要是联赛自己不改变,人家凭啥回来?
这事儿想想还挺讽刺的,当年姚明在NBA打出来的时候,多少人盼着能带动国内篮球发展,结果二十年过去了,情况好像也没好到哪去。
看看隔壁日本篮球,这几年出了好几个NBA球员,联赛水平也跟着水涨船高。
人家搞的是实实在在的青训体系,不是整天琢磨怎么限制外援或者搞什么特殊政策。
咱们倒好,一会儿限制外援一会儿放开外援,政策变得比翻书还快,就是不见基本功扎实的年轻球员冒出来。
要说这帮留洋的年轻人,其实也挺不容易。
曾凡博之前在发展联盟混了一年没混出名堂,回CBA打了三年才又鼓起勇气出去闯。
余嘉豪在浙江队当核心当得好好的,非要跑去西班牙从头开始。
林葳更绝,放着本土得分王的名头不要,非要去国外当个边缘人。
这帮小子是铁了心要跟自己的舒适区过不去,就冲这份心气儿,怎么也得给他们点个赞。
CBA现在最尴尬的是,明明知道问题出在哪,就是改不动。
训练水平跟不上,比赛强度上不去,青训体系不完善,这些都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
可要是不解决,留洋的球员只会越来越多,到时候联赛水平更上不去,恶性循环就形成了。
这事儿想想还挺愁人的,球迷们天天盼着中国篮球崛起,可照现在这个路子,怕是还得再盼个二十年。
有意思的是,现在年轻球员的想法跟老一辈完全不一样了。
以前觉得能在CBA打上球就是人生巅峰,现在的小伙子们眼睛都盯着更高的舞台。
杨瀚森被NBA选中后,多少年轻球员眼红得不行,一个个都憋着劲儿要往外闯。
这种风气倒是好事,至少说明现在的年轻人有追求,不是光想着在国内混日子。
要说中国篮球最缺的是什么,可能就是这个"不想混"的心态。看看那些篮球强国,哪个不是球员拼了命地想往上爬?咱们倒好,稍微打出点名堂就开始想着怎么保位置,怎么拿高薪,怎么少受伤。这种心态要是不改,留再多的洋也是白搭。现在就看这几个出去闯的小伙子能混成啥样了,要是真能打出来,说不定能带动更多人往外走。要还是跟以前一样出去转一圈就回来,那中国篮球怕是还得在原地打转。
本文就只是用来分享一些积极向上的能量啦,可没有要去侵犯别人合法权益的想法哟。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呢,就赶紧联系我们哈,我们会很积极地配合去把问题给解决掉哒。
配资技巧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