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黄汗在三个不同章节出现,发现黄汗主要病因是湿,“湿蒸热郁,黄疸生焉”。湿可能会因为小便不利引起,我们可以发现几乎黄疸病或肝胆病都有小便不利的症状,颜色像咖啡色,而热往往有外感诱因。(267)
96.王清任把黄芪五物汤与桃核承气汤的架构结合在一起变成补阳还五汤,黄芪五物汤对中络、中经的有效,对中府、中藏的没有效果。(270)黄芪五物汤可以说是桂枝汤的变方,桂枝汤五味药去掉甘草,加黄芪,生姜加量变成6两,还是五味药。血压高的人吃黄芪五物汤,一开始就会有升压作用,但是吃到3-5天,血压会稳定下来。有时候会与生脉饮合方来使用。也可以加人参(吴谦)更有强壮作用。上臂部位的毛病,常用黄芪五物汤。下肢的毛病常用四妙散。(277)
97.甲状腺如有肿大,要软怪、溃坚、散结,可以用天花粉、浙贝母、夏枯草、青皮、牡蛎、鳖甲等软坚散结,用穿山甲溃坚。何首乌、玄参也可以治疗瘰疬,但要分阴虚阳虚。玄参是阴虚证用,会滋阴;何首乌偏阳虚证,阳虚会怕冷、汗出多。我常用仙方活命饮,这类脖子大的病人会心悸,我会与灸甘草汤合用。没有心悸,就不用灸甘草汤,会改用加味逍遥散或者小柴胡汤。再加散结软坚药,对于甲亢的大脖子有效。(P271、904)
98.甲状腺肿大的患者常会出现心悸症状、手会发抖,眼睛会突出来。(280)
99.历节属伤气,气伤痛,故疼痛也。血痹属伤血,血伤肿,故麻木也。历节属气分病,气滞则疼。血痹属血分病,血液循环不好,不通畅也会疼,会肿,甚至麻木。(272)
100.以层次来讲,一般人体分为皮、脉、肌、筋、骨五个层次。(272)
101.行痹,痛是游走性的,风邪成分多,常常老人家会告诉你今天这里疼,明天哪里痛,就是风邪多,可用袪风药。痛痺,寒邪成分多。著痺,湿邪成分多,感觉重。湿邪在头部,头部像戴钢盔;湿邪在肌肉,全身沉重,睡觉难翻身,要用利湿药,同时也可以用风药。寒盛为痛痹,痛感明显,固定在那里痛,这是寒邪盛。(274)
102.袪风药都比较散,所以九味羌活汤(又名冲和汤,张洁古的方子)中就有一味地黄滋阴药来驾驭其他辛散药。不过要考虑,如果外感有肠胃不适,用了地黄,肠胃会闷闷的,很不舒服。有的病人一吃地黄就拉肚子。(275)
103.正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276)
104.淋巴结节与肿大吴谦“每经此经,先劳后瘰,先瘰后劳者亦有之。”我一般用加味逍遥散,加蒲公英、天花粉、郁金、香附、浙贝。这类症状,用作用在肝胆经、两侧少阳经的方子,很有效。例如小柴胡、逍遥散,加一点夏枯草。如果在鼠蹊部加一些川楝子(有气化作用)、香附。如果在腋窝下加一点青皮、夏枯草、蒲公英。软坚药如牡蛎,效果不错。如果是小柴胡,就要在仲景原方中去掉大枣,加牡蛎。淋巴是人体免疫防线,人一累,有点人淋巴肿大,就是免疫系统在警告。(280)皂角刺可以软坚散结,白芷散结排脓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配资技巧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